当前位置:   > 明山区人大常委会 > 代表工作 > 外地经验

把建议提到发展的紧要之处——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高德康

时间:2013-08-16 10:12来源:未知 点击:

高德康已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10 多年来,他认真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广泛接触选民群众,紧紧围绕政府各方面工作,提出了近百件书面建议,内容涉及古村落保护、网络安全管理、公安工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农民工待遇等诸多方面。在此,笔者特采撷两三以飨读者。

进入城镇化发展高潮中的“活化石”保护

“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好古村落,抢救地域传统文化‘活化石’的建议”,是高德康代表在今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他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他看到我国将很快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潮。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计其数的古村落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古村落集文化、艺术、物质和精神文明于一体,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及文化遗存,见证并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保护古村落无论从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还是从传承文化的角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缺乏及时修缮,我国众多的古村落正面临着随时会消失的危险,抢救和保护古村落,延续宝贵的民族文化记忆与遗产已刻不容缓。

为此,高德康代表通过大量的调研后发现,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原因,古村落保护正面临着严重危机,原有的保护性规划较难落实,一些城市边缘的村落正在被整体拆迁。一些古村落中祖上留下的老房子因容不下数代同堂而只能拆旧建新。因此,如不抓紧保护,一些珍稀的古民居将不复存在。目前,大量古民居已年久失修、人去楼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且大多为砖木结构,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损坏。同时,古民居出租给外来人口的现象也日益严重。许多颇具规模的深宅大院,现在居住的不是古宅旧主的后裔,而是众多的外来人员。他们对古宅的历史一无所知,不懂保护,故私自搭建、乱拉电线等现象严重,危及历史建筑的安全。另外,古村落过度商业化开发的现象日益明显。一些地方以保护为名对古村落行旅游开发之实轻维修保护,甚至拆掉真正的古建筑后想当然的重塑,使古村落丧失了它们本身的文化价值。再就是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出资修缮历史建筑的专项资金有限,只能抢救性地对一些重要的建筑进行修缮,对于其他大量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无法顾及。

有鉴于此,高德康代表就在大会上提出了这一书面建议,并在建议中提出了要加快立法,推动古村落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要完善古村落保护工作机制;要加大对古村落保护资金的投入;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重视古村落保护开发中村民的正当权益等5 条具体的措施。目前,这一建议正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在认真办理中。

不重视对网络的管理,必然危及社会秩序的安全

“关于顺应和构筑网络监管新环境的建议”也是高德康代表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的书面建议。鉴于我们已进入网络时代,故公众通过网络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象,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是,网络双刃剑的作用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叠加交织在一起,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往往也会通过网络发展为重大危机。同时,政府决策、公共管理、领导言行等,也会迅速成为热点。除此之外,网络也成为敌对势力和一些不法分子扰乱社会秩序的阵地。事实证明,如果不重视对网络的管理,就必然危及社会秩序的安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此,高德康代表在书面建议中向中央人民政府明确提出了要转变观念,主动顺应网络发展的趋势;要加强管理,促进网络的建康发展;要健全制度,积极迎接网络舆情的新挑战等三条措施。希望通过努力,一是建立起舆情监控制度,建立健全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舆情工作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客观真实反映网络舆情的走向,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客观严谨的依据。二是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的舆情,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公共应对预案,及时应对和正确疏导各种突发性事件,将不和谐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舆情疏导制度,尽量少用简单的“删、禁、堵”等信息处理方法,要善用“黄金4 小时媒体”法则及时给予回应,通过网络发言人、官方网站、官员微博等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权威消息,以主导舆论稀释舆论危机的负面效应。从而构建一个广泛参与、有序互动的舆论新环境,使网络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政民关系的“润滑剂”。

若回眸上两届高德康代表提出的诸多建议,其中“关于积极为‘村官’解决来路与出路的建议”如今已被全国各地普遍采用。

“村官”的来路出路

关于“村官”的来路与出路,如今,国家在政策上已有了明确的规定,“村官”的未来已经展现出非常明亮的曙光。然而,全国各地成千上万被选拔出来的“村官”在高高兴兴赴任时,或在“村官”位置上考取公务员时,有谁会知道,他们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有着高德康代表的一份关心和推动。

高德康代表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所以,对村干部的情况十分了解。2009 年前,由于种种原因,村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十分突出。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 字方针。这个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好的带头人。然而,学有所成的农家子女都希望在城里找到工作,不愿去艰苦的农村生活。现在任上的,也由于工作任务重、收入待遇低,且没奔头等原因而不愿久留。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到村里工作并留住他们成了高德康代表反复思考的问题。他认为,村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选拔:一是大学生,二是乡镇机关干部,三是经营有方、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在出路上,可以在招收公务员时给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让出一定的名额,然后放宽年龄,单独考试、单独录用,使他们看到奔头。为此,高德康代表就在2009 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这一建议。

对这一建议,中央组织部极为重视。办理中,采取了四条措施:首先,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中组发〔20097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选拔渠道,改善其队伍结构,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再次,切实抓好中组部等12 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落实,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基层干事创业;最后,进一步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同时,给予优秀村干部必要的政治与精神待遇,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就这样,在高德康代表及其他代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村“官”们,他们的来路与出路问题获得了可喜的解决

------分隔线----------------------------